6月30日下午,苏州大学第十三期研究生美育大讲堂活动成功举办。我校研究生院院长、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张进平应邀为研究生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窥见医学研究之美》的美育讲座。张进平以医学科研为切入点,串联科研实践与人生经历,为在场学生呈现了一场交织科研之美的思想盛宴。

讲座开场,张进平分享了一些容易感受到的生活中美的场景,引出了“科研之美,美在何处?”的问题。接下来,张进平分别从“科学假说的遐想之美”“研究过程中收获之美”“研究结果呈现之美”“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研究改变世界之美”五个维度进行了阐述。他用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诗句描述中国人民追月梦、登天梦和潜海梦想的美好情怀;用Mullis在128高速公路边开车边想到PCR技术的例子,讲述了提出科学假说背后人在美好遐想时那种无比愉悦的感受。张进平指出,在科研过程中,思维与认知提升、方法与技能精进、协作与精神成长等对于科研者来说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收获之美,是科研工作者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每当在显微镜下拍摄到优美的图案展现出科研结果独特的视觉之美时,每当得到满意实验结果时,那种无比愉悦的美好感受会让每个科研工作者印象深刻。科研之美还体现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之中,人类和大自然中的生命体,都是在中心法则和表观修饰中得到和谐的统一,不管是复杂的信号转导,或是微环境,或是整个人、植物、动物本身,以及人和自然的共生,都最终形成了和谐共处。科研之美的真谛更是落在科研结果对世界的改变上,爱德华・詹纳的牛痘接种实验终结天花疫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挽救数百万疟疾患者生命、CAR-T细胞疗法为肿瘤和自身免疫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张进平用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科研之美不仅在于理论创新,更在于用知识改变世界,让我们生活在共同缔造的美好世界中。最后他以“愿你在平凡的科研中窥见美好,愿科研能重塑你美好的未来!”祝福大家,结束了这场充满激情的美育讲座。

“倘若你能感受到科研中的美感,那你就不再觉得科研是那么枯燥、乏味,而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也会成为你一生离不开的挚爱。” 张进平从他自己喜欢做失败实验的感悟中,呼吁苏大的研究生正确面对失败,在失败中学会思考,在失败中展示个人解决问题的智慧和力量,在一次次失败中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本次讲座不仅搭建了医学与美育的对话桥梁,更启发了研究生以审美视角重塑科研思维,在探索生命奥秘的道路上更赋予科研以人文情怀,把科学探索作为生活的一种享受。